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,香港有逾40萬獨居人士,前社工梁倩兒便是其中一人,幸患癌期間跟好友共住,總算有人照顧;於是她創立會員服務平台「湊腳」,希望讓人建立互相支援網絡,打造15分鐘生活圈,脫離獨居生活。
打從大學畢業後第2年,梁倩兒便一個人生活,5年前,當社工的她發現患癌,「幸好在我患癌時跟朋友同住,有人照顧。」後來她成立了「一人生活設計室」,測試一人生活方式,解決獨居生活的挑戰。
「湊腳」是設計室的項目,其前身「友房出租」,配對租客和有意租出房間的獨居業主,惟她發覺業主沒大信心跟陌生人同住或將物業租給幾個陌生人共居。另一方面,她發現很多女生社交群組有過百名單身會員,會互相約吃飯和找旅行夥伴,於是將找「飯腳」和「旅行腳」加進「友房出租」之中,易名為「湊腳」。
創辦者曾患癌 明白要有照應
不論是「飯腳」抑或「旅行腳」,梁倩兒最終目標仍然是配對會員共居(即成為「住腳」)。會員必須成為最基本的「飯腳」,然後按需要同時成為「旅行腳」或「旅行腳+住腳」。換言之,「住腳」必會參加「飯腳」的活動,也有可能找到「旅行腳」,透過吃飯聯誼和旅行,尋找適合的同屋主。一眾「住腳」不會知誰是業主、誰想租屋,直至有人認為某君是合適的同屋主,方由「湊腳」團隊協助配對。
就算未能配對成功,住得比較近(15分鐘路程)的「住腳」會被編成生活小區,組織聯誼活動、加強聯繫和支援。
她說,「飯腳」會定期聚會,會員邊吃晚飯邊討論旅遊、生活、租盤、家居百科等課題,或由專家分享旅遊、攝影心得,同時會舉行其他活動。而成為「旅行腳」者須額外填寫旅遊喜好、計劃外遊時間等,只要出現4名喜好相近者(例如同樣想11月去日本旅行),「湊腳」團隊即會為他們安排額外聚會,彼此進一步了解和計劃行程。
每18港人 1個獨居
香港平均每18人便有1人是獨居者,相比起日本和北歐平均每3人及2人就有1人獨居,香港人獨居情況其實不算突出。
梁倩兒認為,獨居者大抵可分為像她般的「主動獨居者」和離婚、喪親人士之類「被動獨居者」。她指主動獨居者到了某個年紀,或者經歷過大病、試過被賊入屋爆竊或者受過傷但沒人發現,就會開始思考自己會否一生獨自過活,而被動獨居者有不少其實很想脫離獨居生活,這些人都會是「湊腳」的針對目標。
(以上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路,如有任何版权问题,请与本站联络)
2016年10月6日 晴報